工商总局3月20日发布的《2016全国工商系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》披露:截至2016年底,全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511.7万户,有69.71万户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。同时,配合最高人民法院限制“老赖”担任公司各类职务共计71084人次。
《报告》称,2016年,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按照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的部署,围绕百姓消费升级趋势和消费诉求热点,依法规范服务领域经营行为,强化消费侵权案件查办力度。据统计,2016年,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消费侵权案件6.5万件,案值4.84亿元。
《报告》指出,2016年,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再上新台阶。当年,工商总局对利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,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,共处罚款6.68亿元。新授权省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涉嫌垄断行为案件15件,结案15件。
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成效显著。截至2016年10月底,各地共立案1267件,结案585件,案值19亿,罚没金额1.67亿元,退赔多收费用及减少消费者、经营者损失4.7亿元。
《报告》透露,2016年,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保持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高压态势,当年共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2.3万件,罚没款约5.6亿元。同时,集中整治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广告和不良广告。部署开展了清理整治含有“特供”“专供”国家机关等内容广告专项行动和不良广告专项行动。此外,基本完成广告业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。
《报告》称,2016年,工商总局印发《2016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方案》,要求各地按照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原则,重拳整治网络市场乱象。据统计,专项行动期间各地网上检查网站、网店191.8万个次,实地检查网站、网店经营者26.7万个次,删除违法商品信息66918条,责令整改网站19455个次,提请关闭网站3183个次,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的网店23896个次,查处违法案件13391件,其中,移送公安机关198件。
《报告》显示,2016年,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,当年共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.8万余件,涉案金额3.5亿余元,移送司法机关203件。同时,山西、宁夏、黑龙江等地分别开展了对“汾酒”“中宁枸杞”“五常大米”等品牌线上线下集中整治行动,立案调查相关违法案件237件。此外,积极推进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“清风”行动。组织各地集中查处侵犯“峨眉牌”注册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,保护柴油机出口企业合法权益。
《报告》介绍,2016年,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探索开展消费投诉公示试点。在上海、重庆、江西等省市探索开展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查处和处罚信息公示,形成促进企业重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倒逼机制。
《报告》特别指出,2016年,工商部门认真落实公益诉讼职责,指导各地开展公益诉讼实践。其中,中消协就雷沃重工正三轮摩托车问题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。此外,中消协还先后对江苏、云南、广东、吉林、贵州等地的消费公益诉讼提出指导意见。
来源:法制日报